在当今全球能源转型的大潮中,光伏产业作为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在这一市场浪潮中,协鑫科技(却选择了不走寻常路,计划从一家光伏颗粒硅公司转型为一家全面的硅基科技公司。这一惊人的战略转型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商业逻辑?
光伏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行业内卷化和竞争加剧,许多企业纷纷面临亏损,经济寒冬中的困境。然而,协鑫科技却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最大化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正向新材料科技领域扩展。
协鑫科技在其2024年度业绩会上提出,未来不仅仅是光伏领域的参与者,更要成为涵盖颗粒硅、氮化硅、碳化硅等多种硅基产品的综合性科技公司。董事长朱共山的线的定位不是一家光伏颗粒硅公司,而是一家科技公司。”
协鑫科技之所以能在光伏行业困境中走出一条新路,与其强大的技术创新密不可分。朱共山在业绩会上提及,两家独角兽企业——协鑫光电和鑫华半导体,正全力冲刺长期资金市场,钙钛矿项目力争在年底进行IPO。协鑫光电在江苏昆山建造全球首个GW级钙钛矿叠层组件基地,其目标是到年底实现2平米级商业化叠层组件效率超过27%。
而鑫华半导体作为中国唯一跻身全球前列的电子级多晶硅生产企业,其在技术上的不断突破,尤其是14nm以下、12英寸大晶圆技术的实现,无疑将为未来的半导体市场提供重要支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协鑫科技的产品结构将逐步优化,从而增强其市场之间的竞争能力。
根据数据,协鑫科技的颗粒硅在继承行业家族的基础上,采用了独特的硅烷法流化床法,降低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2024年1至2月,公司的颗粒硅现金制造成本为27.14元/kg,而不含税售价为31.1元/kg,市占率从2024年一季度的12.3%上升至25.7%。其全成本较传统西门子法低出近30%,显著的低成本优势在锐利的市场环境中助推了协鑫科技的市占率提升。
尽管公司近期财报显示亏损47.5亿元,毛利率也降至负16.6%,朱共山却并未对此失去信心,而是在业绩会上强调了生产的基本工艺的稳定性以及良率、管理上的水准的提升,呼吁投资者了解市场的波动与企业长期价值。
展望未来,协鑫科技的硅烷气业务将成为重要增长点。据朱共山介绍,该公司在硅烷气的生产上已占据世界首位,并将其应用从光伏拓展到半导体、显示面板、甚至锂电池的负极材料上。这一战略不仅标志着协鑫科技在产品多样化方面的努力,也代表着其愿景的进一步拓宽。
纵观整个光伏行业,市场行情报价的震荡与波动在所难免,协鑫科技也不例外。然而,他们的高管在展望中表示,行业自律的加强将有利于市场行情报价的合理调整。此外,协鑫科技一季度开始实现正现金流,而在三季度末期有望实现盈利,四季度可能会迎来业绩的拐点。
随着全球市场的逐渐开放,协鑫科技正计划在阿联酋建立全球最大的高品质多晶硅研发与制造基地。然而,面对美国市场的复杂与高成本,协鑫科技的高管们给予了谨慎推进的建议。出海的野心及战略部署,无疑给了协鑫科技在国际市场上更广阔的视野,也将为其带来潜在的增长机会。
协鑫科技的转型与发展折射出整个光伏行业甚至科技行业期待崛起的希望。当我们回顾诸多市场现象与数据时,不禁想到,这不仅是一场企业自我革新的征程,更是一场谱写未来产业新篇章的壮丽旅途。作为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或许我们应该持续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动态,把握时代赋予的新机遇。未来的协鑫科技,将不仅仅是光伏行业的佼佼者,更有可能成为全世界科技公司里的巨头之一。这一转型之路,可以让我们所有人期待与关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